万象更新,新的一年开始了。在这全新的一年之初,调整好状态,从新年悠闲的假期转为工作的快节奏,我来到了儿科的新生儿病区,和这些小生命度过我实习生涯的最后一个月。
还没到新生儿病区报道之前,我就在家复习了关于新生儿知识的一些相关章节的书,让自己与新生儿来一次书面知识的“亲密接触”。来儿科报道的第一天,晨会结束后护士长吴光惠首先给我们布置了任务,把急救车里面的各种急救药物、急救用品、以及放置位置记下来,要求我们必须牢记于心,她说作为一名护士,最基本的急救常识是必须要掌握的。
接着吴老师带领我们熟悉儿科的病区环境,在参观病房布局的时候,吴老师又给我们仔细讲解了相关的设备基本操作的细节,就连灭火器的使用和体重秤的调节也给我们一一讲述。由于小儿的用药是按体重严格计算,吴老师还给我们讲解了药物的计算方法,之后我们就正式进入了新生儿病区。
新生儿病区是相对独立的一个病房,为了防止新生儿发生院感,新生儿病区有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。进入新生儿病房我们必须更换干净的工作服、鞋子、口罩和帽子,手消毒后才能接触这些小宝宝。没有老师的指导我真不敢碰这些小宝宝,生怕弄疼他们。在老师的带教下,我了解到在这里治疗的新生儿大多是因早产、新生儿肺炎、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窒息入院,有的甚至刚出生就被送来抢救。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赐予的礼物,都应该被宠爱,可现在这些新生儿病房的宝宝脱离了母亲的怀抱由我们24小时守护,我们更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关爱,所以我必须以强烈的责任感去好好照顾他们。
新生儿病房的工作和其他病房的工作是不一样的,这些宝宝们还不会说话,在进行各种操作的时候没办法和他们用语言交流来核对信息,这就需要我们每做一次操作都要仔细核对患儿的手腕带,温箱上的床头卡,温箱护理卡,输液卡等等,这是绝对不能够出差错的。所以我每做一次操作,首先请示老师,再执行,换药的时候严格三查七对,保证我所做的绝对正确。
在老师们身上,我看到了作为一名医护人员“慎独”的含义,懂得了什么是“大爱”;从这些小宝宝们身上我想到了我小时候的情景,知道了父母为我们付出的心血,感谢老师对我的指导,感谢父母对我的爱。
儿科护理毕业实习周记 篇2我从6月20号到耳鼻喉科报道进行实习,一直实习到7月21号,我们班三个一起在那报道,我们分
查看更多>>>在炎热的六月,迎来的我们实习的第三个科室——儿科。
在儿科的日子里,每天都是既喧闹又很闲,这一切都源于儿科患者的特别性。只要一走进儿科的病房,少不了听见“哇哇”的哭声和嘻哈的笑声,还记得儿科教师说过,儿科是一个布满盼望的科室,由于儿童本身对疾病较敏感,一旦有任何不适,就会表现出来,儿科疾病也很急,但病程短,治愈的效果好,也就是来得快,去的.也快。
儿科的病种较单一,小儿肺炎和小儿腹泻是在科室比拟常见的疾病。它主要的用药是消炎,抗病毒,保肝,养分心肌,爱护胃粘膜之类。固然值得一提的是小儿用药计量,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,肝肾功能及某些酶系发育不完善,对药物的代谢及解毒功能较差,不同年纪的儿童对药物反响也不同,因此,小儿用药必需慎重、精确,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更加仔细,做好“三查七对”。
在儿科最困难的一件事莫过于静脉穿刺,或许在其他科室,我们实习生有静脉穿刺的时机,但是在儿科也只能在旁边看看。由于现在一家一个孩,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宝,父母都舍不得让实习生来练手,另一点是,小儿的手背静脉较深,只能选择头皮静脉。在穿刺过程中,小儿不停地动,这又增加穿刺的难度。在儿科,家长们评论护士力量强否都在于是否一针见血,这就要求我们护士不断严格要求自己,在静脉穿刺上不断精益求精,同时把握与小儿良好的沟通力量。
除此之外肺炎、支气管炎等还应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,给于吸痰、拍背和雾化吸入等。同时要多与家属沟通,向其介绍有关学问,如病因,主要表现等。教会家长正确拍背帮助排痰的方法,指导家长正确用药,出院时做好安康指导,如合理喂养,加强体格锻炼等。在平常的实习工作中,我也常常看到带教教师向家长做宣教,这就需要将所学学问敏捷运用到实践中去,这是护理工作比拟高的境地,只有转述给病人家属,才说明自己真正了解书本学问,并能融会贯穿,对医患双方都是有利的。
在儿科让我感受颇深,受益匪浅,对护士这一角色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。护士不光是护理活动的执行者,还是安康保卫者和宣教者,我们应当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,身体素养和交际力量,将自身所学敏捷应用到工作中去,同时要有敏锐的观看力。看着教师们细心地照看每一个孩子,内心觉得暖暖的。虽然在这个过程中,教师们也会觉得累,但是观察小儿的一笑,瞬间身上也轻松了不少,我想这就是儿科的魅力。
护理专业儿科实习周记 篇2时间过得真快啊,转眼
查看更多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