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论在学习、工作或是生活中,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,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。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,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冬日里的温暖作文,仅供参考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冬夜里的温暖作文 篇1在我的成长道路中,曾发生过许多令我温暖的事。但是那件发生在冬日里的事,使我久久不能忘记。
那是一个星期天,是一个格外寒冷的上午,路边还堆着没来得及清扫的雪。我飞快地将作业做好,下楼叫朋友一起踢足球。朋友和我住一幢楼,是我的好哥们。虽然天气很冷,但只踢了一会球,我们就满头大汗了。我脱了棉袄,撸起袖管,准备好好踢一场。只见朋友一个飞踢,球以一个优美的`弧线飞过来。我抓紧时机,正想冲过去接球,不料,脚下踩到一块薄冰,顿时摔得四仰八叉,一时躺在地上,爬不起来。这时,朋友飞快地跑过来,说“你没事吧?”然后把我慢慢地扶起来,帮我拍身上的尘土。我动动手脚,发现右胳膊好疼,上面破了一大块,还有好多血。“呜!好倒霉!”我眼泪都出来了。“我爸爸妈妈不在家,我怎么办呢?”我慌了。“别急!我带你去我家。我妈妈会处理的。不要紧的,别怕。”朋友扶着我去他家。他妈妈拿出酒精、红药水,细心地替我消毒上药。还帮我我洗手洗脸。然后又递上一杯热腾腾的红糖姜茶。朋友拿了饼干给我,还一个劲地问我“好点了吗?没事吧?”我喝着热茶,只觉得手都不怎么疼了。
茶很暖,我的心,更暖!
冬夜里的温暖作文 篇2在一个周末的清晨,我正惬意地蜷缩在我的“小狗窝”里时,阳台上传来了“刷——刷”的声音。我极不情愿地抬起头,看了一眼时间,才六点零五分!“不会有人在阳台上的,肯定是我听错了。”我喃喃道。之后,我便又倒头大睡了过去。
直到第二天,我又被这只有在早晨才出现的、挥之不去的、神出鬼没的“刷——刷”声给吵醒。我非常想睡觉,但好奇心驱使我去一探究竟。经过了一番激烈的心理争斗后,我的好奇心占了上风。
我猛地坐了起来。“今天怎么这么冷啊!”我抱怨道,边说边打了个哆嗦。拉开窗帘,我看到了一片白花花的景象:街道上、树上、房屋上都盖上了一层白皑皑的雪。怪不得这么冷,我自言自语道。
接下来,就要开始我的冒险了。我蹑手蹑脚地走向阳台,渐渐地“刷,刷”的声音越来越响了,我听见了水声。我一个箭步冲上去,见到了无比感人的一幕:妈妈正在水池边用冰冷刺骨的水洗着衣服,时不时把手拿到嘴边吐一口热气再搓一搓,但又马上伸入水
查看更多>>>《南乡子冬夜》
作者:黄升
原文:
万籁寂无声,衾铁棱棱近五更。
香断灯昏吟未稳,凄清。
只有霜华伴月明。
应是夜寒凝,恼得梅花睡不成。
我念梅花花念我,关情。
起看清冰满玉瓶。
赏析:
黄升是一位着名的词选家,其词如晴空冰柱,今读此词,颇有此感。
上片写夜寒苦吟之景状。词人生在南宋中期,早年放弃科举,遯迹林泉,吟咏自适,填词是他精神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从这首词看,即使夜阑人静之时,他还在苦吟不已。起二句云:万籁寂无声,衾铁棱棱近五更。夜,是静极了,一点动静也没有。只有深夜不睡的人,方能有此体会。棱棱二字,使人感到布衾硬得好像有棱角一般,难以贴体。至香断灯昏吟未稳,凄清二句,词人则把注意力从被窝移向室内:炉中沉香已尽,残灯如豆,昏暗异常,凄清异常。至只有霜华伴月明,词人又把注意力转向室外,描写了明月高悬、霜华遍地的景象。五句三个层次,娓娓写来,自然而又逼真。吟未稳者,吟诗尚未觅得韵律妥贴、词意工稳之句也,三字写出词人此时之所为,可称上片之词眼。由于吟未稳,故觉深夜寂静被子寒冷,香断灯昏;又由于吟未稳,才觉霜华伴月,碧空无边。而凄清二字,则烘托了本文的整个氛围,不贯穿整文,随处可以感到。由此可见,词的结构是井然有序、浑然一体的。
下片词人从自己的吟未稳联想到梅花的睡不成。冰寒大地,长夜无眠,词人居然不说自己感到烦恼,却为梅花设身处地着想,说它该是烦恼得睡不成了。此语奇警,设想绝妙。接下去二句说:我念梅花花念我,关情。此句点明不仅他在想着梅花,梅花也怜念起他来了。他们竟成为一对知心好友!
这种构思,确实是奇特异常;这种格调和意境,确实是空幻的。它非常形象地勾画了一个山中隐士清高飘逸的风采。它的妙处尤其表现在将梅花拟人化。
结句起看清冰满玉瓶,跟以上两句不可分割,互为联系,词中句断乃为韵律所限。因为词人关切寒夜中梅花,于是不顾自己冷暖,披衣而出,结果看到,玉瓶中的水已结成了冰。至于梅花呢,他在词中未提及,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。蕴意深远,饶有余味。如果词人在词中将梅花说尽了,说梅花冻得不成样子,或说梅花凌霜傲雪,屹立风中,那就一览无余,毫无诗意了。由此可见词人手法之高明。
从整个词来说,晶莹快洁,恰似玉树临风;托意高远,说它的风格如晴空冰柱,不是很相宜么?
查看更多>>>